夏季已经到来,我国一些地方面临着高温的考验,对于那些在高温烈日下工作的劳动者们,法律是规定要发放一定的高温补贴。但是各个地区的高温补贴的标准又不一样,2018年福建省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*新规定。
发放时间:5个月(5月、6月、7月、8月、9月)
发放标准: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;如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,每人每天9.2元。
2015年07月14日,人社部等日前下发通知,要求各地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。
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**“高温津贴”标准,但多地标准数年未涨。即便如此,许多中小企业的员工、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仍领不到高温津贴,或是常遭打折扣。有的**不按规定按月份发放,竟按超过35°C的高温天气具体天数发放,有的单位用绿豆、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“冲抵”,蒙混过关。
全国总工会表示,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,**督促企业落实按时、足额发放“高温津贴”费用,不得以发放*物来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,凡属防暑降温饮料的不得冲抵高温津贴。
1、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,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,在**工作质量的同时,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,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,减少高温时段作业,**安全生产,**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2、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℃或在日*高气温达35℃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,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。
3、同时,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、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。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。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℃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。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。
4、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: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,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。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、7月、8月、9月、10月发放,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。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,也按照新政策执行。
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,职工未正常出勤的,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。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℃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;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—9月,扩大至6—10月。
也就是说,每年6—10月,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℃,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/月的高温津贴。而高温天气下,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℃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/月。
5、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(一)款规定,“工资、薪金所得,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、薪金、奖金、年终加薪、劳动分红、津贴、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。”第十条规定,“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,包括现金、实物和有价证券。所得为实物的,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。”